目录

【2023.06.18】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

斑马头条武汉2023-06-18850
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 “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

“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这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成立一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视察时的殷殷嘱托。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身处其中的江苏产研院在深化改革方面大胆探索,成功闯出一条从科技到产业的新路。

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长江日报特派记者 胡冬冬 摄

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为企业精准对接全球专家

成立于2013年的江苏产研院,是江苏省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如何破解?江苏产研院拿出真办法:与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创新中心主要做战略研究、做技术路线图,提炼征集企业解决不了但又愿意掏钱解决的“真需求”。

江苏万邦药业就是有着“真需求”的企业之一。江苏万邦医药是“2018中国化药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主要聚焦内分泌和心血管两个治疗领域,公司产品胰岛素系列产品、万苏平、心先安位居国内市场前三位。

2019年5月21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JITRI)-万邦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江苏产研院了解到万邦药业解决不了但又愿意掏钱解决的“真需求”。肝素钠是一种具有强抗凝作用的物质,用于防治血栓类疾病。过去,这种物质从动物中提取后化学合成,存在纯度低和成本高的问题。一直以来,万邦药业想以新的技术去代替传统做法。

得知万邦药业创新需求后,江苏产研院积极利用遍布全球的创新资源网络,帮助江苏万邦药业对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促成双方开展行业颠覆性技术“生物合成新型低分子肝素抗凝血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合作,万邦药业出资300万美元。

目前,研发合成生物技术已替代传统动物提取法,解决了高品质肝素钠制造的难题。“多亏了联合创新中心帮我们精准对接专家团队,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困惑。”万邦生物负责人介绍。

破解创新企业融资难题

“拨投结合”为研发团队提供上亿元项目经费

2017年,苏州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落户苏州工业园区,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他们的技术团队由来自海内外的高端专业人才所组成。

汉骅半导体独有的硅基/蓝宝石基红、绿、蓝全色氮化镓外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新一代高端显示领域,可在晶圆层实现硅基集成电路与III-V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的高密度常温混合集成。

不过,在早期的研发阶段,由于要源源不断投入资金,且回报周期较长,团队在寻求投资时遭遇种种困境,导致国内独一无二的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无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在聚焦前期市场融资难点后,江苏产研院与苏州工业园区达成共识,探索通过“拨投结合”方式为团队提供上亿元项目经费,帮助团队承担创新项目早期研发风险,在项目进展到可以进行市场融资时,再将前期的项目资金按市场价格调整为投资。

这种“拨投结合”的方式,正是以机制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先拨后投、适度收益、适时退出的模式,既解决了前瞻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早期募资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确定项目支持强度和获利研发成果的收益,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在这种创新模式下,我们团队不仅仅拿到了第一笔资金,整个团队还保持了主导权,积极性和能动性就大大提高了。”苏州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义倥如是说。

目前,汉骅已掌握氮化镓射频材料技术,在国内率先发布4英寸、6英寸全波段的氮化镓射频外延材料,在国内外多家知名客户完成流片,公认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估值也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

“一所两制”“合同科研”创新做法

让科研能“顶天” 服务更“立地”

江苏产研院一楼大厅内,一张“研发载体分布图”引人注目:13个设区市、72家研发载体,涵盖信息技术、先进材料、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推动下,江苏产研院正编织起一张引领江苏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巨网。

作为试验田,江苏产研院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行”的专业研究所建设运营模式,让团队既拥有研究所的运营权,还拥有研究所成果的所有权、转让权和收益权,极大激发了团队积极性。

无锡双马钻探工具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HDD钻具供应商,也是江苏产研院的联合创新企业之一。由于传统的钻杆杆端加厚过程十分依赖人工经验,劳动强度大,公司急需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升级。

在江苏产研院的积极推动下,集萃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帮助双马钻具设计开发了钻杆加厚柔性生产线,实现了钻杆加厚工艺流程中各工序之间的作业自动衔接,降低劳动力成本50%以上。钻杆由年产30万支提升至50万支左右,温度控制精度和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严格控制在精准范围之内,有效保证了生产进度。

多年来,江苏产研院围绕先进材料、能源环保、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布局建设了一批专业研究所。不同于传统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完全由市场评价,即考核的核心指标就是专业研究所的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到底能从市场上得到多少收入。

其间,江苏产研院通过“一所两制”“合同科研”等改革举措,力求科研“顶天”、服务“立地”。比如,在“一所两制”运行模式下,江苏产研院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包含高校、公司两套人马。高校一组抓科研,公司一组盯市场,各司其职。

这种“既非政府机构又非事业单位,既非高校院所也非成果转化中心”的模式虽被业内称为“四不像”,但成效显著。

截至2022年底,江苏产研院已在先进材料、能源环保、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建设专业研究所72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6200多项,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省内200余家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成功解决技术需求400余项,合同总额超过11亿元。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实习生姚智丽 叶梦奇)

【编辑:王戎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chucn.com/post/f3058b57.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